◈ 三國:開局和張角桃園結義第5章 良師妙妙屋在線免費閱讀

三國:開局和張角桃園結義第6章 胸懷天下在線免費閱讀

【坊市交界】

只見這名男子,眉眼堅毅,鼻樑高挺,微疏且長的鬍鬚旁邊,點綴着些許輕淺皺紋。身穿暗黃為主、明黃為輔、搭配着深褐雲紋的衣服,腳踏一雙深黑加絨布鞋,儼然一副道風仙骨模樣。

「先生可是小子的救命恩人?」

顧台望向眼前這名男子,急切地發問。

「談不上,談不上。」

「不過是貧道前幾日出遊之時,見閣下躺在地上,生死未卜。遂自作主張,喚吾同行之兄弟,將閣下抬送至草廬之中,以備施治,還請閣下勿要怪罪。」

「若非承蒙恩人之收留,小子恐怕將為虎狼分食,曝屍荒野矣,何來怪罪一說?

顧台稍稍彎下腰,對中年男子拱手說道。

「吾觀恩人舉手投足間,無不散發謫仙之氣,敢問恩人尊姓大名啊?」

「貧道姓張,名角。」

「您就是大賢良師,張角?」

「正是,正是。貧道平日施符散水,懸壺濟世,世人聞之,故贈貧道這大賢良師之名。」

張角微笑着搖了搖頭。

「此實屬謬讚耳。」

「久聞仙長之大名,今日得見,實屬三生有幸之至。」

「哪裡,哪裡。」

「仙長身懷無上甚深微妙之法,小子早就有所耳聞,不知今日,能有幸得見否?」

顧台雖然剛穿越了時空,但他的唯物主義信念卻沒有絲毫動搖。對於演義里所描繪的神奇術法,他是一萬個不相信。如此回應,不過是礙於救命恩人的面子,恭維一番,順便摸摸底罷了。畢竟,張角所主導的黃巾起義,可是三國演義這本書里,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
「市集乃三教九流匯聚之所,人多嘴雜,閣下不如與角借步屋內詳談。」

「正有此意,仙長,請!」

「閣下,請!」

【角府正房】

二人沐着正午的太陽,一路漫步,溜溜達達的回到了府上。

一進正房,張角便快步走到香火台前,燃起三炷香來,雙手持香呈作揖狀,對着供奉的畫像恭敬地拜了三拜。拜完之後,張角把香**香爐,轉身對顧台說道。

「角本是一不第秀才,因入山採藥,路遇南華老仙,喚角至一洞中,授角以《太平要術》。角得此術,曉夜攻習,未敢有絲毫怠慢。」

「要術統共三卷,其卷一可呼風喚雨,卷二可施符散水,卷三可撒豆成兵。不知閣下,想要一睹哪卷吶?」

「自然是……多多益善?」

「哈哈哈哈哈,小兄弟直言不諱,好!」

「呼風喚雨比較麻煩,需設壇施法,角還未曾施展過此術。至於施符散水、撒豆成兵則比較簡單,閣下一會兒便能見到。」

言罷,張角便從衣兜里,掏出寫好的符咒,引香之火將其點燃,迅速地放到大碗里,又從桌底拿出一個精緻小碗,扣在了大碗之上。等待片刻後,他解下腰間掛着的葫蘆,擰開塞子,往大碗內倒起水來。不一會兒,那清澈泉水便順着兩碗縫隙,徑直鑽入扣着的小碗之中。

就當顧台還在想着,這只不過是利用了大氣壓強,耍出的一個小把戲時。張角卻已經撥開小碗,將製作完成的符水端了過來。

顧台看向端來的陶碗,不由得是驚訝萬分。只見碗中符水清澈無比,竟沒有一絲符咒燃燒過的痕迹,溫熱的符水冒着氣泡,還散發出些許淡淡香氣。如此出人意料的結果,直教他呆愣在原地,遲遲不敢下口。

「先前閣下昏迷,乃是急來之虛症,故角以救陰斂陽、回陽救逆之方劑,倍數施藥,以助閣下速速醒來。可……」

「恩人但講無妨。」

「可如今虛症雖除,卻又因扶陽過正,引致實症重起,燥上心頭啊。」

顧台想了想,好像是這麼回事。自己剛醒過來的時候,渾身的確燥熱不堪。

「哎?我說怎麼一下床之後,就收不住拳腳,連打了大半套閃電鞭呢。」

「閣下還會喚來閃電?」

「哎呀,仙長誤會了。這閃電鞭啊,可和閃電一點關係都沒有,不過是部強身健體的功法而已,講求四兩撥千斤……呃~跑題了,仙長您繼續。」

「正因如此,故角特取清心符咒,燃着後置於碗內,再以小碗覆之,納火於其中。」

「五行有雲,水能克火。則雖以火為引,但水在火上,火之勢弱,自然陰盛於陽也。上覆小碗,不以水直接滅火,則陰有陽制,不使陰復盛也。」

「嗯……」

高中語文成績一般的顧台,聽到此處,顯然是有些發懵。

「同時,泉水緩緩滲入,又取得徐徐瀉火之效。故經如此一遭,清心符水自可扶陰泄陽、修心養脈、調理心火上逆之證也。」

「呃……」

「雖然聽不太懂哈,不過小子還是覺得很厲害,我喝!」

顧台接過海口大碗,咕咚咕咚兩口,就把符水喝了個精光。

符水入肚,異變突生。

此時的顧台,只覺體內生出一冰一火兩個小人,遊走於五臟六腑之間,纏鬥不斷。

火人出拳,冰人便出拳。火人出腳,冰人亦出腳。就這樣從肝打到脾,從脾打到胃,最後竟從胃裡竄斗到了心臟之中。

本該不敵的火人,在顧台旺盛心火的加持下,開始和冰人打的有來有回。自知久戰不利,冰人便用起了同歸於盡的招式,一把抱住火人旋轉起來。就這樣一冰一火,不斷在顧台心臟中旋轉蒸騰,直至徹底消失殆盡。

隨着冰火溶入心脈,顧台頓覺神清氣爽,燥熱徐消,同時竟又感暖上心頭,氣由心生。就連他那煩躁的精神,都跟着平復了幾分。

「多謝仙長救命之恩,小子此時自覺五臟通達,六腑順暢,好不痛快。符水術法,果然其妙無窮啊。」

「然也,卻也非然也。

張角輕眯起眼來,面帶笑意的對顧台說道。

「仙長,何為非然也?」

「恢復如此之快,並非區區符水所能及,閣下之身體異於常人,似乎亦是原因啊。」

「此話怎講?」

「吾觀閣下皮骨之相……料想閣下並非本地之人!」

聽到張角,特意在「本地之人」這幾個字上,加重了語氣,顧台頓時是失了心神、亂了方寸。

見顧台神色如此慌張窘迫,張角無奈地搖了搖頭,輕聲笑道。

「看來角猜的沒錯,不知閣下是洛陽城中哪家公子,姓甚名誰啊?」

聽到張角這麼以為,顧台總算是鬆了一口氣。

「小子姓顧名台,是……孔夫子七十二賢弟子……任不齊之後,任達之孫,任穹之子也。後因家道中落,父系入贅,故將姓氏改任為顧也。」

與此同時,一位坐在路邊賣草鞋的男人,狂打噴嚏不止……

「哦?原來是大賢子孫,角曾讀聖賢之書,還未得見聖賢之人,今日也算是有幸一睹聖賢之遺風啊。還請落座,容角去去就回。」

「仙師何故離去?」

「取豆!喚兵!」